卷四百七十八 ◎人事部一百一十九
○赠遗
《毛诗》曰:《鸡鸣》,刺不说德也。"知子之来之,杂佩以赠之。知子之顺之,杂佩以问之。"
又曰:惟士与女,伊其相谑,赠之以芍药。
又曰:《渭阳》,康公念母也。康公之母,晋献公之女。文公遭骊姬之难,未返,而秦姬卒。穆公纳文公。康公时为太子,赠送文公於渭之阳,念母之不见也。"我见舅氏,如母存焉。我送舅氏,曰至渭阳。(渭,水名。秦时都雍至渭阳者,盖东行送舅氏於咸阳之地。)何以赠之?辂车乘黄。我送舅氏,悠悠我思。何以赠之?琼瑰玉佩。"
《礼记》曰:孔子之卫,遇旧馆人之丧,入而哭之哀。出,使子贡脱骖而赙之。子贡曰:"无乃已重乎?"夫子曰:"余向者入而哭之,遇於一哀而出涕;余恶夫涕之无从也,小子行之!"
《左传》曰:鄢陵之战,郤至三遇楚子之卒,必下,免胄而趋风。楚子使工尹襄问之以弓,曰:"方事之殷,有韎韦之跗注,君子也。適见不谷而趋,无乃伤乎?"郤至见客,免胄承命。
又曰:越图吴,赵孟使楚隆使於吴王曰:"黄池之役,君之先臣志父得承齐盟,曰好恶同之,今君在难,无恤不敢惮劳。非晋国之所能及也,使陪臣敢展布之。"王拜稽首曰:"寡人不佞,不能事越,以为大夫忧。拜命之辱。"与之一箪珠。
又曰:吴公子札聘於郑,见子产如旧相识,与之缟带,(缟带,大带也。)子产献纻衣焉。(纻衣,禅衣。)谓子产曰:"郑之执政侈,难将至矣。政必及子,子为政,慎之以礼,不然郑国将败。"
又曰:叔鲋欲求货於卫,淫刍荛者。(淫,放也。使欲卫患之而致货焉。)卫人使屠伯馈叔向羹,与一箧锦,(屠伯,卫大夫。)曰:"诸侯事晋,未敢携贰,况卫在君之宇下,(屋宇之下,喻近。)而敢有异志?刍荛者异於它日,敢请之。"(请正之意。)叔向受羹反锦。(受羹示不逆其意。且非货赂也。)
《论语·乡党》曰:康子馈药,拜而受之。曰:"丘未达,不敢尝。"(馈,遗也。拜受,敬也。曰:"丘未达",言不服之意。药从中制外,故当慎也。)
又《微子》曰:齐人馈女乐,季桓子受之,三日不朝,孔子行。
《汉书》曰:文帝赐赵它书,上褚五十衣、中褚三十衣遗王。(上褚、下褚,谓之多少、厚薄,袷复之名。)
范晔《后汉书》曰:李恂徵拜谒者,领西域副校尉。西域殷富,多珍宝,诸国侍子及督使贾胡数遗恂奴婢、宛马、金银、香罽之属,一无所受。
《东观汉记》曰:陈遵为大司农护军,尝使匈奴,过辞於王丹。临诀,丹谓遵曰:"俱遭时反覆,惟我二人为天地所遗。今子当之绝域,无以相赠,赠子以不拜。"遂揖而别,遵甚悦。
《后汉书》曰:王丹,字仲回。资性清白,少修节义。时京师大豪陈遵朋友丧亲,遵为护丧事,赙缣数百匹。丹怀缣一匹至丧主前,出缣授之,谓曰:"如丹是缣,出自机杼。"遵有惭色。
又曰:闵中叔,太原人。好黄老,清志洁行,不仕王莽之世,恬静养神,弗役於物。与周党相友,党过叔舍,共含菽饮水,无菜茹党。尝遗其生麻,叔叹曰:"我欲省烦耳。"受而不食。
又曰:光禄勋杜林与马援乡里,亲厚。援南方还时,林马适死,援遣子将马一匹遗林曰:"朋友有车马之馈,可以备之。"居数月,林还之。
后汉书曰:或问第五伦曰:"公有私乎?"对曰:"昔人有与吾千里马者,虽不受,每三公有所选举,心不能忘而亦终不用也。吾兄子尝病,一夜十往,退而安寝。吾子有病,虽不省视而竟夕不眠。若是者,岂谓无私乎?"
又曰:张奂少立志节,常与士友言曰:"大丈夫处世,当为国家立功边境。"及为将帅,果有勋名。董卓慕之,使其兄遗缣百匹。奂恶卓为人,绝而不受。
《吴志》曰:太史慈,字子义。曹公闻其名,遗慈书,以箧封之,发省无所道,而但贮当归。
《蜀志》曰:宗预东聘吴,孙权捉预手,涕泣而别曰:"君每衔命结二国之好。今君年长,孤亦衰老,恐不复相见!"遗预大珠一斛。
《宋书》曰:王弘之徵为通直散骑常侍,不就。从兄敬弘常解貂裘与之,即著以采药。
又曰:王弘之隐居,性好钓。日夕载鱼入往上虞郭,经亲故门,各以一两头置门内而去。
又曰:《陶潜传》:颜延之为始安郡,经过,日日造潜,每往必酣饮致醉。临去,留二万钱与潜,潜悉送酒家,稍就取酒饮。
《宋书》曰:郭原平。高阳许谣之居在永兴,罢建安郡丞还家,以绵一斤遗原平,不受,送而复反者前后数十。瑶之乃自往曰:"今岁过寒,而建安绵好,以此奉尊上耳。"平乃拜而受之。
《齐书》曰:庾易徵辟不就,以文义自乐。安西长史袁彖钦其风,通书致遗。易以连理机竹翘书格报之。
又曰:张融,字思光,吴郡吴人也。祖祎,晋琅琊王国郎中令。父畅,宋会稽太守。融年弱冠,道士同郡陆修静以白鹭羽尾扇遗融,曰:"此既异物,以奉异人。"
又曰:何点隐居不仕,豫章王命驾造门,点从后门逃去。竟陵王子良闻之,曰:"豫章王尚不屈,非吾所议。"遗点嵇叔夜酒杯、徐景山酒枪以通意。
范享《燕书》曰:高祖少有大度,雄略杰出。晋安北将军张华镇蓟,总御诸部。高祖童冠往见,华甚异之,谓高祖曰:"君必为命时之器,匡时济难者也。"脱所着帻簪以遗高祖,结殷勤而别。
崔鸿《后燕录》曰:王猛伐洛阳,将发,谓慕容垂曰:"吾将遂清东夏,或为东山之别。见物思人,卿将何以为信?"垂以佩刀遗之。
崔鸿《前秦录》曰:慕容冲进逼长安,苻坚遣使送锦袍一遗冲。使者称有诏:"古人兵交,使在其间。卿远来草创,得无劳乎!今送一袍,以明本怀,朕於卿恩分如何?而于一朝忽为此变!"
《后魏书》曰:西域厌达、波斯诸国,各因公使并遗任城王澄骏马一匹,请付太仆,以充国闲。诏曰:"王廉贞之行,有过楚相,可敕付厩以成君子大哉之美。"
《陈书》:贺德基少游学於京邑,积年不归,衣资罄乏,又耻衣服故弊,盛冬止衣夹襦袴。尝於白马寺前逢一妇人,容服甚盛,呼德基入寺门,脱白纶巾以赠之。仍谓德基曰:"君方为重器,不久贫寒,故以此相遗耳。"德基问妪姓名,不答而去。
《唐书》曰:陆贽以博学弘词登科,授华州郑县尉。罢秩,东归省母,路由寿州,刺史张镒有时名,贽往谒之。镒初不甚知,留三日,再见与语,遂大称赏,请结忘年之契。及辞,遗贽钱百万,曰:"愿备太夫人一日之膳。"贽不纳,惟受新茶一串而已。曰:"敢不承君厚意。"
又曰:陆贽丁母忧,东归洛阳,寓居嵩山丰乐寺。藩镇赙赠乃别陈饷遗,一无所取;与韦皋布衣时相善,惟西川致遗,奏而受之。
《家语》曰:子路将行,辞於孔子。子曰:"赠汝以车乎,赠汝以言乎?"对曰:"请以言。"孔子曰:"不疆不达,不劳无功,不忠无亲,不信无复,不恭失礼,慎此五者而已矣。"子路曰:"由请终身奉之。"
《战国策》曰:苏秦说李兑,抵掌而谈。李兑送苏秦以明月之珠,和氏之璧,黑狐之裘,黄金百镒。苏秦得以为用,西入於秦。
又曰:张仪为秦破从连横,说楚王遗车百乘,献骇鸡之犀、夜光之璧於秦王。
梁祚《魏国统》曰:初,太祖过故人吕伯奢也。遂行,日暮,道逢二人,容貌威武,太祖避之路。二人笑曰:"观君有奔惧之色,何也?"太祖始觉其异,乃悉告之。临别,太祖解佩刀与之曰:"以此表吾丹心,愿二贤慎勿言。"
刘向《说苑》曰:田子方使人遗子思狐白之裘,恐其不受,因谓之曰:"吾与之也,如弃之。"子思辞曰:"伋闻:妄与不如遗弃於沟壑。伋虽贫,不忍以身为沟壑也。"
《说苑》曰:孔子之楚,有渔者献鱼,孔子不受。献鱼者曰:"天暑市远,卖之不售,思虑欲弃之,不若献之君子。"孔子再拜受,谓弟子曰:"扫除将祭之。"弟子曰:"夫人将弃之,今夫子将祭之,何也?"孔子曰:"吾闻之务施而不腐馀财者,圣人也。今受圣人之赐,可无祭乎?"
刘向《列仙传》曰:安期先生者,时人皆言千岁公。秦始皇请与语,三日三夜,赐金璧数千万,出於阜乡亭,皆置去,留书,以赤玉舄一量为报。曰:"后千岁求我于蓬莱山下。"
《费祎别传》曰:孙权以手中尝所执宝刀赠祎,答曰:"臣不才,何以堪明令?然刀所以讨不庭,禁暴乱者也。但愿大王勉建功业,同奖汉室,臣虽暗弱,不负采顾。"
《蜀王本纪》曰:蜀王猎於褒谷,见秦王,以金一笥蜀王,报以礼物,尽化为士。秦王大怒。臣下拜贺曰:"土者,地也。"
葛洪《西京杂记》曰:朱买臣为会稽太守,怀章绶,至金亭,而国人未知也。所知钱勃,见其曝露,乃劳之曰:"得无罢乎?"遗以纨扇。买臣至郡,引为上客。
《杂记》曰:公孙弘为国士所推,上为贤良。国人邮长赠以生刍一束、素丝一繸、朴玉一枚。
孟仪《周载》曰:悼公时,晋智伯为政,强暴好侵伐,欲谋袭卫,乃遗卫君野马四、白璧一,以结好。
《韩子》曰:仲尼为政於鲁,齐景公患之。黎鉏谓景公遗哀公女乐。景公曰:"善!"乃以女乐二人遗哀公,哀公果怠于政。仲尼谏,不听,去而之齐。
又曰:晋献公欲伐虞虢,乃遗之屈产之乘、垂棘之璧、女乐二八,以萦其心,而乱其政。
《孔丛子》曰:子思居贫,其友有馈之粟者,受二车焉。或献樽酒束修,子思弗为当。或曰:"子取人粟而辞吾酒,是辞少取多也。"子思曰:"伋不幸而贫於财,至乃困乏,将绝先人祠。夫所以受粟,为周乏也。酒脯则饮宴,方乏於食,而乃饮宴,非义也,吾岂以为介哉!"
又曰:孔子使宰予於楚,楚昭王以安车蒙饰,因宰予遗孔子焉。宰予曰:"夫子无以此为也。臣窃见其行不离道,动不违仁,贵义尚德,清素好俭,仕而有禄,不以为费,不合则去,退无吝心,妻不服彩,妾不衣帛,车器不雕,马不食粟,道行则乐其治,不行则乐其身,臣知夫子之不用此车也。"
古诗曰:客从远方来,赠我一端绮。文作双鸳鸯,裁为合欢被。
谢惠连诗曰:客从远方来,赠我鹤文绫。裁为亲身服,着以便寝兴。
古诗曰:客从远方来,赠我一端绮。相去万余里,故人心尚尔。
张衡《四愁诗》曰:美人赠我金错刀,何以报之英琼瑶。
又云:美人赠我翠琅玕,何以报之双玉盘。
又云:美人赠我锦绣缎,何以报之青玉案。
又云:美人赠我貂襜褕,何以报之明月珠。
傅玄《四愁诗》曰:美人赠我明月珠,何以报之比目鱼。
又云:美人赠我苏合香,何以报之翠鸳鸯。
张载《拟四愁诗》曰:美人遗我绿绮琴,何以赠之双南金。
《琴操》曰:许由无有杯器,手掬水。人见由无器,以瓠瓢遗之。由操饮,饮讫,挂於树枝,风吹树动,有历历声。由以为烦忧,取损之。
《楚辞》曰:折疏麻兮瑶华,(疏麻,神麻也。瑶,玉华。)将以遗兮离居。(离居,隐者也。)
皇甫规《与刘司空笺》曰:明公至德,佐国忧世,虽赠两梁冠及鲐鱼一双,服厚尊贶,荣施其弘。
《班固集》曰:窦宪饷身所服物:虎头绣盘囊一双,又遗身所服袜三具,错镂铁一。
魏武帝《与杨彪书》曰:今赠足下青毡床褥三具。
慕容晃《与顾和书》曰:今致绣鞋一两。
《张敞集·敞答朱登书》曰:登为东海相,遗敞蟹酱,敞答曰:蘧伯玉受孔子之赐必以及其乡人,敞谨分斯贶于三老尊行者,曷敢独享之。
《太平御览》 宋·李昉
卷四百七十九 ◎人事部一百二十
○报恩
《毛诗》曰:投我以木瓜,报之以琼琚。匪报也,永以为好也。
又曰:无言不酬,无德不报。
《左传》曰:灵公将杀赵盾,伏甲而亭之。初,宣子田於首山,舍于翳桑,见灵辄饿,问其病。曰:"不食三日矣。"食之,既而为公介,倒戟以御公徒,而免之。问何故?曰:"翳桑之饿人也。"
又曰:晋大夫魏武子有宠妾,无子。武子疾,命其子颗曰:"我死,必嫁之。"及其疾困,曰:"以殉。"武子卒,颗嫁之,曰:"疾困则乱,吾从其治也。"其后,及秦战於辅氏,大败秦师,获杜回。(杜回,秦之力士。)方战,见一老父结草以抗杜回,杜回踬而颠,故获之。夜梦一老人谓己曰:"予,汝嫁妾之父也。尔用先人治命,故以是报。"
《战国策》曰:中山君享都大夫,司马子期在焉。羊羹不遍,子期怒而走於楚,说楚以伐中山,中山君亡走。有二人挈戈随其后者,君顾二子奚为,对曰:"臣父尝饿且死,君下壶飧餔。臣父且死,言曰:中山有事,汝必死之。故来死为君也。"中山君慨然曰:"吾以一杯羹亡国,以一壶飧得二人。"
《史记》曰:王稽载范雎入秦为相,雎乃入言之王曰:"非王稽之忠,莫能内臣於函谷关;非大王之贤圣,莫能贵臣。今臣官至於相,爵在列侯,王稽之官尚止於谒者,非所以内臣之意也。"王召稽,拜以为河东太守。
又曰:袁盎自为吴相,时有从吏尝盗盎侍儿,(文颍云:婢。)盎知之,不泄,遇之如初。人有告从吏,言"君知尔与侍者通",乃亡归。盎自追还,遂以侍者赐之。及袁盎使吴见守,从吏适为守盎校尉司马,乃悉以其赍装置二石醇醪,会天寒,士卒饥渴,饮酒醉,西南陬卒皆卧。司马夜引袁盎起,曰:"君可以去矣,吴王期旦日斩君。"盎不信,曰:"公何为者?"司马曰:"臣故为从吏盗君侍儿者。"盎乃惊,谢之而去。
又曰:苏秦既贵,乃遍报诸所尝见德者。其从者有一人独未得报,乃前自言,苏秦曰:"我非忘子。子之至燕,再三欲去我易水上。方是时,我困,故望子深是以后子。子今亦得矣。"
又曰:项王使召韩信,信谢曰:"臣事项王,官不过郎中,位不过执戟,言不听,画不用,故去而归汉。汉王授我上将军印,与我数万众,解衣衣我,推食食我,言听计用,故吾得以至于此。夫人深亲信我,我背之不祥,虽死不易。"
《汉书》曰:高祖为亭长,送徒咸阳诸吏皆送钱三百,萧何独以五百。上定天下,益封三千户,以答其二。
又曰:栾布、彭越尝与游,穷困,卖佣为酒家保。彭越赎布为梁大夫。使于齐,未反,汉召彭越责以反,夷三族,枭首雒阳,下诏有收视者辄捕之。布还,奏事彭头下,祠而哭之。
又曰:高祖夺韩信军,齐转为楚王,都下邳。信至国,召所从食漂母,赐千金。及其下乡亭长,钱百,曰:"公,小人,为德不竟。"(《史记》云:为惠不终也。)
又曰:张苍,阳武人。有罪当斩,解衣伏锧,身长大,肥白如瓠,时王陵见而怪其美士,乃言沛公,赦勿斩。以为常山相。苍德王陵,及贵,父事陵。陵死,苍为丞相,洗沐,常先朝陵夫人上食,然后敢归。
《前列》曰:盖宽饶左迁为卫司马,未出殿门,断其单衣,令短离地,冠大冠,带长剑,躬按行士卒庐室,视饮食居处,有疾病者身自临问,加致医药,遇之甚有恩。及岁尽交代,上临飨罢卫卒,数十人皆叩头自请,愿复留更一年,以报宽饶厚德。宣帝嘉之,拜宽饶为太中大夫。
又曰:朱买臣为会稽太守,悉召见故人与饮食,诸尝有恩者皆报复焉。
又曰:宣帝在长安狱中,邴吉保护养视。上智吉有旧恩而终不言。时贤人诏曰:"御史大夫与朕有旧恩,厥德茂焉。《诗》不云乎?'无德不报。'其封吉为博阳侯,食邑千三百户。"
又曰:陈平既贵宠封侯,乃谓高祖曰:"臣不因魏无知,无以得见陛下,请分报。"
又曰:张贺幸於卫太子,太子败,贺下蚕室,后为掖庭令。而宣帝收养掖庭,贺拊循恩甚密。及宣帝即位,而贺已死,上追思德贺,一子早死,子孺小男彭祖指欲封之,先赐爵关内侯。
《东观汉记》曰:建武二十六年,上延集内戚宴会,诸夫人各前言为赵喜所济活帝甚嘉之,后征喜,入为太仆。引见,谓曰:"卿非但为英雄所保也,妇人亦怀卿之恩。"厚加赏赐。
袁弘《后汉书》曰:郑弘,字巨君。少事博士焦贶,贶门徒数百人,当举明经,其妻劝贶曰:"郑生有卿相才,应此举者也。"从父楚王英之谋反,遍诬天下知名者,贶以楚徵,疾病道死,妻子闭诏狱,考掠连年。诸生故人皆易姓名以避其祸,弘独髡首负锧为贶讼罪。明帝感悟,乃免贶家属。
《魏志》曰:太祖平幽州,召孙礼为司空军谋掾。初荒乱时,礼与母相失,同郡马台求得礼母,礼推家财尽以与台。
又曰:杨沛,字孔梁。为新郑长,谓民并蓄桑椹、劳豆积浸得千馀斛,后为邺令,赐其生口十人,绢百匹。
又曰:曹真,字子丹,沛郡人,本姓秦,养曹氏。或云其父伯南夙与太祖善。兴平末,袁术部党与太祖相攻劫,太祖出。为寇所追,走入秦氏,伯南开门受。寇问所在,答云:"我是。"寇遂害之。由此太祖思其功,遂变其姓。
又曰:郭援捕得贾逵,逵不肯拜,谓援曰:"王府君临郡积年,不知足下曷为者也?"援曰:"促斩之。"诸将覆护,乃囚之,闭着土窖中,以车轮盖上,使人固守。方且杀之逵从窖中谓守者:"此间无健儿也,而当使义士死?"时祝公道,与达非故,而适闻其言,怜其守正,乃夜盗引出,折械遣去,不语其姓名。援破,后达知前出已者是祝公道,河南人。后坐它事当伏法,达救不能解,为之改服。
《吴录》曰:孙权既斩黄祖,作二函,欲以盛祖及都督苏飞首。甘宁之在祖军也,独飞厚之。宁为请叩头流血。主曰:"为君置之,若走如何?"对曰:"飞受更生之恩,岂图去?若有万一,宁头当代入函也。"乃舍之。
《蜀志》曰:法正为蜀郡太守、扬武将军,外统都督,内为谋主。一餐之德,睚眦之怨,无不报复。或谓诸葛亮曰:"法蜀郡太纵横,将军宜启主公,抑其威福。"亮答曰:"主公之在公安也,北畏曹操之强,东惮孙权之逼,近则惧孙夫人生变於肘腋之下;当斯之时,进退狼跋,法孝直为之辅翼,令翻苒不可复制,如何禁法正使不得行其意耶!"
《晋书》:顾荣与同僚宴饮,见执炙者,貌状不凡,有欲炙之色。荣割炙啖之。坐者问其故,荣曰:"岂有终日执之而不知其味!"及伦败,荣被执将诛,而执炙者为督,救免之。
干宝《晋纪》曰:王浚在巴郡,兵民苦役,生男多不举。浚乃严其杀子之防而厚恤之,所育者数千人,於此能称兵矣。父母戒之曰:"王府君生尔,必勉之,无爱死!"
《宋书》:王镇恶尝寄食渑池人李方家,方善遇之。谓方曰:"若遭遇英雄主,要取万户侯,当厚相报。"方答曰:"君丞相孙,人才如此,何患不富贵!"
《陈书》曰:阴铿释褐梁湘东王法曹参军。天寒,铿尝预宾友宴饮,见行觞者,因回酒炙以授之,众坐皆笑。铿曰:"吾侪终日酣饮,而执爵者不知其味,非人情也。"及侯景之乱,铿尝为贼所擒,或救之获免,铿问其故,乃前所行觞者。
《唐书》曰:李晟尝有恩者,厚报之。初,谭玄澄为岚州刺史,有恩於晟,后坐贬於岳州。比晟贵,上疏理之,诏赠玄澄宁州刺史。玄澄三子,晟抚待勤至,皆为成就宦学,人皆义之。
《吴越春秋》曰:吴师入郢,引军击郑。定公前既杀楚太子建,而困子胥,故怨郑。兵将入境,定公大惧,乃令於郑邦中曰:"有能还吴军者,吾与之分邦而治。"渔者子闻而进之曰:"臣能还之,不用兵戈升粮,得一桡行歌,道中,即还矣。"定公大悦,乃与一桡。子胥军将至,渔者子当路叩桡行歌辞曰:"芦中人,芦中人!"子胥闻之大惊,曰:"何等人者!"即请与语,曰:"吾是渔者子。吾国君怖惧,令於国中有能还吴军,吾与之分国而治。臣念先人与君相遭於途,今从君乞郑之罪也。"子胥曰:"吾蒙子先人之恩,自致於此。上天苍苍,岂敢忘子之功乎!"於是乃释郑不伐。
又曰:伍子胥伐楚,还溧阳濑水之上,长叹曰:"吾尝饥於此,乞食而杀一妇人,将欲报之金,不知其家。"遂投金濑水之中而去。有顷,一妪行哭而来。问曰:"妪何之之悲也?"妪曰:"吾有女,守吾,年三十不嫁。往年击漂於此,遇人穷,饭之,而恐泄事,自投於濑水中而死。今闻伍君来,不得其家,自伤空乏而无为报者,故行哭之悲也。"人曰:"子胥欲报妪以百金,不知妪所在,投金水中而去。"妪乃取金以归也。
刘向《说苑》曰:吴赤布使於智氏,假道於卫。宁文子具纻絺三百制送之,将归吴。知伯命造舟为梁。赤布曰:"吾闻天子济於水,造舟为梁,诸侯方舟,大夫维舟,臣之职也。且敬大甚,必有故,使人视之,则用兵在后。赤布曰:"卫假吾道而厚赠我,我见难不告,是与为谋也。"称疾而留,使人告卫,卫人警戒,知伯乃止。
又曰:楚庄王赐群官酒,日暮,灯烛灭,有引妾衣者。妾得其冠缨,持之趋火来上视绝缨者。王曰:"赐人酒,使醉失礼,奈何欲显妇人节而辱士乎?"乃令曰:"夜饮不绝缨者不欢。"群臣百馀人皆绝缨,乃大醉尽欣。居二十年,晋与楚战,有一臣常在前,五合五获甲首,却敌,卒胜。庄王怪而问之,对曰:"臣当死,往醉失礼,王隐不诛也,终不敢以阴蔽之德而不显报。常愿肝胆涂地,颈血湔敌人矣。臣乃绝缨者也。"遂平晋军,楚得以强。
又曰:阳虎得罪於卫,北见简子曰:"自今以来,不复树人矣。"简子曰:"惟贤者为能报恩,不肖者不能。夫春树桃李者,夏得休息,秋得食焉;树蒺藜者,夏不得休息,秋得其刺焉。今所树者,蒺藜也。"
《异苑》曰:景平中,东阳大水。永康人蔡嘉夫避往南垄,夜有大鼠,形如,浮水而来,径伏嘉夫床角,奴愍而不犯,每食转以馀饭与之。水势退,嘉夫得反居,鼠以前脚捧青纸裹三斤许珠,着奴前啾啾,状如欲语。从此,去来不绝也。
又曰:始兴,杨山县人,行田,忽遇一象,以鼻卷之,遥入深山。见一象,脚有巨刺,此人牵挽得出,病者即起,相与跼陆,状若欢喜。前象复载,就一污湿地,以鼻掘出数枝长牙,送还本处。彼境苗稷常为象所困,其象俗呼大客,因语云:"我田稼在此,恒为大客所犯,若念我者,勿见侵。"便觉踯躅,如相训解。於是一家业田,绝无其患。
《三秦记》曰:白鹿原人,钓鱼於原,纶绝而去。梦于汉武求去其钩。明日,戏於池,见大白鱼衔索,帝曰:"岂非昨所梦?"取而去之。间三日,帝复游池滨,得明珠一双,武帝曰:"岂非昔鱼之报!"
桓冲之《述异纪》曰:陈留周氏婢,名兴进。入山取樵,梦见一女,语之曰:"近在汝头目前目中有刺,烦为拔之,当有厚报。"婢见一朽棺,头穿坏,髑髅堕地,草生目中。便为拔草,内着棺中以甓塞穿,即於髑髅处得一双金指环。
吴均《续齐谐记》曰:弘农杨宝,见一黄雀为鸱枭所搏,取之以归。置巾箱中,养之百馀日,毛羽成,朝去暮还。后宝夕读书未卧,有黄衣童子向宝再拜曰:"我王母使臣,昔使蓬莱,不慎为枭所搏,蒙君仁爱救拯。今当受使南海,不得奉侍,以白环四枚与宝,令君子孙洁白,且位登三事,当如此环矣。"
东阳玄凝《齐谐记》曰:富阳董昭之尝乘船过钱塘,江中央见一蚁着一短芦,甚迫遽,昭之曰:"此畏死也。"便以绳系此芦着船头,蚁缘绳出。中夜梦一人乌衣从百许人来谢云:"仆不慎堕江,惭君济活仆是蚁中王,君若危难之日,当见告。"后昭遇事系狱,蚁穴狱,昭遂得脱。
盛弘之《荆州记》曰:隋侯曾得大蛇,不杀而遣之。蛇后御明月珠以报随侯,一名随侯珠。
孔灵苻《会稽记》曰:射的山南有白鹤山。此鹤为仙人取箭。汉太尉郑弘尝采薪,得一遗箭,顷有人觅,弘还之。问:"何所欲?"弘曰:"常患若耶溪载薪为难,愿旦南风,夕北风。"后果然。
刘义庆《幽明录》曰:项县人姚牛,年十馀岁,父为乡人所杀,牛手刃之於众中。吏捕得,官长深矜孝节,为推迁其事,会赦得免。令后出猎,逐鹿入草中,有古深阱数处,马将趣之,忽见一公举杖击马,马惊避,不得及鹿。令怒,引弓将射之,公曰:"此中有阱,恐君堕耳!"令曰:"汝为何人?"翁跪曰:"姚牛父也。感君活牛,故来谢恩。"遂灭不见。
又曰:苻坚时,有射师经嵩山,望见松上有一双白鸟似鹄而大;至树下又见一蛇,长五丈许,上树取鸟。鸟欲飞,蛇张口翕之,鸟不去,缤纷一餐。顷射师彀弩,射三矢,蛇落,鸟得去树百馀步山边整理毛羽。须臾,云雷发,射师慑,不得旋踵,见向鸟徘徊其上,毛落纷纷,似如相援。如此数阵,云息电灭,射师得免,鸟亦高飞。
《三辅决录》曰:高陵庞智伯,名勃,为郡小吏。东平衡农,字剽卿,为书生,穷乏,客锻於睬家。勃知其贤,礼待顾眷,常去,送十里,过舅家复贷钱赠之。农受之曰:"为冯翊,乃相报。"别七八年,果为冯翊。勃为门下书佐,忘之矣,农召问乃寤,举孝廉,为尚书郎、左右丞、魏郡太守、河内太守。
又曰:赵歧避难於四方,江、海、岱、霍无所不到,自匿姓名,布衣巾絮,卖饼北海市。安丘孙嵩,年二十馀,游市见赵归,微察,知非常人,驻车呼与共载曰:"我北海孙宾硕,终不相负。"歧闻嵩,即以实告,遂与俱归。嵩先入,白母曰:"今日出,得死友在外。"歧即匿嵩家,积年乃出。后说刘表。时北海孙嵩流离在刘表末座,不为表所识,歧遥识之,向表说嵩。表甚奇重之,因共表嵩为青州刺史。
干宝《搜神记》曰:哙参寓居河内,虔恭父母。忽有单鹤趣之,参抚视,箭创甚重。於是以膏药摩之,月馀渐愈,放而飞去。数十日间,夜鹤雌雄二头,各衔一珠,吐之而去。
《搜神记》曰:羊公雍伯本以侩卖为业,性笃孝,父母终,葬南山,遂家焉。山高无水,公汲水作义浆於坂头,行者皆饮之。三年,有一人就饮,以一升石子与之,使至高平好地有石处种之,得五双白璧,名玉田。玉田起於此也。
《续搜神记》曰:晋咸康中,豫州刺史毛宝戍邾城,有一军人於武昌市见人卖一白龟子,长四五寸,色白可爱。其人买取持归,着瓮中养之,日渐大。近及尺许,其人怜之,持至江边放于水中,视其游去。后邾城遭石虎败,毛豫州既赴江,莫不沉溺。所养龟人于时被铠持刀,亦同自投入水中,觉如堕一石上,水裁至腰,须臾浮去中流视之,乃是先养白龟,甲己长六七尺,既送至东岸,出头视之,徐游而去中江,犹顾者数四焉。
陈寿《益部耆旧传》曰:王忳尝诣京师,於空舍中有一书生病,因愍而视之。书生谓忳曰:"我当到洛阳而病,腰下有金十斤,愿以相赠,死后乞藏骸骨。"未及问姓名而绝。忳即鬻金营葬,馀金悉置棺下。后数年,县署大度亭长。初到日,有马驰入亭而止。其日大风飘一绣被,复堕忳前。
《张氏家传》曰:禧字彦祥,除效毂令。尝有鹳负矢集禧庭,以甘草汤洗之,傅药留养十馀日,疮愈飞去。月馀,衔赤玉珠二枚,置禧厅事。
《晏子春秋》曰:北郭骚见晏子曰:"窃说先生之义,愿乞以养母。"晏子使人分粟及金以遗之,辞金受粟。有间,晏子见疑於景公,乃出奔,北郭子曰:"养及亲者,身更其难。"遂告公庭曰:"晏子,天下之贤也。去齐,齐国必侵。不若先死!"乃自杀。公自追及郊而反,晏子曰:"士以身明人者哉!"
《吕氏春秋》曰:秦缪公败,失右服马。公自往求,见野人方食之於歧山之阳。缪公笑曰:"食骏肉不饮酒,余恐伤汝也!"遍饮而去。居一年,为韩原之战,晋人已环缪公之车,晋梁由靡已扣缪公。尝食马肉三百馀人,疾斗车下,遂大克晋,反获晋惠公以归。
又曰:赵简子有两白骡,甚爱之。阳城疸渠处(阳城,姓;胥渠,名。处,犹病也。)广门之官,夜款门而谒曰:"主君之臣胥渠有疾。"医教曰:"得白骡之肝则止,不得则死。"请入通。董安于御於侧,简子曰:"杀白骡,取其肝以予阳城胥渠。"无几何,赵兴兵而攻翟,广之门官七百人皆先登而获甲首。
《太平御览》 宋·李昉
卷四百八十 ◎人事部一百二十一
○盟誓
《说文》曰:誓,约束也。
《尚书·甘誓》曰:大战于甘,乃召六卿,王曰:"嗟!六事之人,予誓告汝:有扈氏威侮五行,怠弃三正,天用剿绝其命。今予惟龚行天之罚。左弗攻于左,汝弗龚命。(左军左之主射攻治之其职也。)右弗攻于右,汝弗龚命。御非其马之正,汝弗龚命。(三者有失皆不奉我命也。)用命赏于祖。弗用命,戮于社;(天子亲又载社主谓之社,土不用命则戮于社也。)予则孥戮汝!"
又《泰誓》曰:王乃徇师而誓,曰:"呜呼!西土有众,咸听朕言!予有乱臣十人,同心同德。虽有周亲,不如仁人。"
《周礼·司盟》曰:掌盟载之法。(载盟辞也。)凡邦有疑会同,则掌其盟约之载及其礼仪,北面诏明神,既盟,则贰之。(贰之者,写副当以授六官之也。)盟万民之犯命者,诅其不信者亦如之。
《左传》曰:陈五父如郑莅盟。歃如忘。薛伯曰:"五父必不免,不赖盟矣。"
又曰:庄公许孟任以为夫人,割臂以盟。
又曰:子犯以璧授公子,曰:"臣负羁绁从君巡於天下,臣之罪多矣。请由此亡。"公子曰:"所不与舅氏同心者,有如白水。"(子犯,重耳舅氏。言与舅氏同心之盟,如此白水也。)投其璧於河。
又曰:王子虎盟诸侯于王庭,要言曰:"皆奖王室,无相害也。有渝此盟,明神殛之,俾坠其师,无克祚国。"
又曰:宁武子与卫人盟于宛濮,曰:"天祸卫国,君臣不协,以及此忧。今天诱其衷,使皆降心以相从也。不有居者,谁守社稷?不有行者,谁扞牧圉?有渝此盟,以相及也。明神先君,是纠是殛。"国人闻此盟也,而后不贰。
又曰:楚师将去宋,申犀稽首於王之马前,曰:"无畏知死而不敢废王命。王弃言焉。"王不能答。申叔时仆,曰:"筑室反耕者,宋必听命。"从之。宋人惧,使华玄夜入楚师,登子反之床而起之曰:"寡君使玄以病告,曰:弊邑易子而食,析骸以爨。虽然,城下之盟,有以国弊,不能从也。去我三十里,惟命是听。"子反惧,与之盟而告王。退三十里。宋及楚平,华玄为质。盟曰:"我无尔诈,尔无我虞。"(楚不诈宋,宋不备楚也。)
又曰:晋士燮会楚公子罢、许偃,盟于宋西门之外,曰:"凡晋楚无相加戎,好恶同之,同恤灾危,备救凶患。交贽往来,道路无壅,谋其不协,而讨不庭"也。
又曰:秋七月,盟于亳。范宣子曰:"不慎,必失诸侯。"乃盟,载曰:"凡我同盟,无蕴年,(蕴积年穀而不分定。)无壅利,无奸保,无留慝,救灾患,恤祸乱,同好恶,奖王室"也。
又曰:郑大夫盟于伯有氏。裨谌曰:"是盟也,其与几何?"(言其不能久也。裨谌,郑大夫也。)《诗》曰:"君子屡盟,乱是用长。"
又曰:小邾射以句绎来奔,曰:"使季路要我,吾无盟矣。"(以子路信诚,故得与相要誓而不须盟也。子路即季路。)使子路,子路辞。季康子使冉有谓之曰:"千乘之国,不信其盟,而信子之言,子何辱焉?"
《公羊传》曰:庄公会齐侯,盟于柯。曹子进曰:"君之意何如?"庄公曰:"寡人之生,则不若死。"曹子曰:"然则君请当其君。臣请当其臣。"庄公曰:"诺。"於是会桓公。庄公升坛,曹子手剑而从之。管子进曰:"君何求?"曹子曰:"城坏压境,(齐数侵取鲁邑,以喻侵近。)君不图欤?""愿请汶阳之田。"管仲顾曰:"君其许诺。"桓公曰:"诺已盟。"曹子剽剑而去之。要盟可犯,而桓公不欺;曹子可雠,而桓公不怨。桓公之信,著乎天下,自柯之盟始也。
《穀梁传·僖公》曰:葵丘之盟,陈牲而不杀,牍书加於牲上,曰:"毋忄隺水,毋讫(讫,止。)籴,毋以妾为妻,毋使妇人与国事。"
又《成公》曰:溴梁之会,诸侯失政。诸侯会,而曰大夫盟,政在大夫也。诸侯在,而不曰诸侯之大夫,大夫不臣也。
《三礼图》曰:方盟,木方四尺,设六色;东青西白,南赤北黑,上玄下黄。设六玉:上圭下璧,南方璋,西方琥,北方璜,东方圭。方盟者,上下四方之神明,天之司盟。
《史记》曰:吴起东出卫郭门,与其毋别,啮指而盟:起不为卿相,不复入卫也。
又曰:秦之围邯郸,赵使平原君求救於楚。门下有毛遂者,前自赞於平原君曰:"遂愿备员而行。"平原君曰:"夫贤士之处世也,若锥处囊中,其末立见。今先生处胜之门下三年於此矣,左右未有所称。"遂曰:"臣乃今日请处囊中。尔使早处囊中,必颍脱而出,非特其末见而已。"平原君与楚合从,言其利害,日出而言,日中不决。遂按剑而前曰:"从之利害,两言而决耳。今日出而言,日中不决,何也?"楚王叱曰:"胡不下?"遂按剑而前曰:"今十步之中,王不得恃楚国之众,王之命悬於遂。今楚地五千里,持戟百万,此霸王资。白起,小竖子耳,率数万之众,一战而举鄢、郢,再战而烧夷陵,三战而辱王之先人。此百世之怨也。"楚王曰:"谨奉社稷以从。"遂奉铜盘北面跪进之,从定於殿上。遂招堂下十九人曰:"公等碌碌,因人成事者也。"
《汉书》曰:王陵为右丞相。惠帝崩,高后欲立诸吕为王,问陵。陵曰:"高皇帝刑白马而盟曰:非刘氏而王者,天下共击之。今王诸吕,非约也。"
《东观汉记》曰:隗嚣,字季孟,天水人也。以王莽篡逆,复汉之祚,乃立高祖,太宗之庙,称臣执事,史奉璧而告。祝毕,有司穿坎於庭,割牲而盟。
《魏志》曰:臧洪,字子原,广陵射阳人也。张邈起兵,请洪与计事。又致之於刘兖州公山、孔豫州公绪,乃设坛场,方共盟誓,诸州郡更相让,乃共推洪。洪乃升坛操盘血而盟。
《晋中兴书》曰:苻洪第三子健,阴图关中,阳使其徒种麦,示无西意。有微知其计,不肯耕种者,健杀之。后十馀日,师众西行,到孟津,作浮桥渡河。使弟雄步骑五千人入潼关,兄子青轵关入河东,誓曰:"若事不捷,汝死河北,我死河南,为鬼无相见也。"
又曰:王羲之为会稽内史,慨然称疾去郡,於父母墓前自誓曰:"维永和十一年二月九日,小子羲之敢昭告尊灵。羲之不天,夙遭闵凶,不遂过庭之训。母兄鞠育,得渐庶几,遂因人之力,蒙国宠荣。进无忠孝之节,退违圣贤量力之义。将忧及宗祠,岂在微身!是用寤寐永叹,若坠渊谷。"羲之既去官,与东士人士尽山水之游,弋钓为娱。与道士许玄度共修服食,采求药石,不远千里。朝廷以其誓苦,亦不复徵。
又曰:祖逖说中宗以扫平中原,於是以逖为前锋都督、奋威将军、豫州刺史,给布三千匹。逖乃迳北渡江,中流誓曰:"祖逖不清中原而复济者,如此江!"
萧子显《齐书》曰:王敬则为暨阳令。县有一部劫逃柴山中为民患,敬则遣人致意劫师,悉可出首,当先申论。治下庙神甚酷烈,百姓畏之,敬则引神为誓,必不相负。劫师既出,敬则於庙中设酒会,於坐收缚之,曰:"吾先启神,若负誓,还神十牛。今不得违誓。"即杀十牛,并斩诸贼,百姓悦之。
《汉书春秋》曰:梁皇后崩,桓帝独呼小黄门唐衡至北户,如厕,问左右梁冀不相得者皆谁?衡对曰:"单起、左悺前诣河南尹不疑,礼敬小简,不疑收其兄弟送雒阳狱。"於是,帝与入室定谋,啮超臂出血以为盟,乃诛梁冀。
《高士传》曰:胡昭。初,晋宣帝为布衣时,与昭有旧。昭同郡周士等谋害帝,昭闻而步险,邀士於济、渑之间,止士,士不肯。昭泣以示诚,士感义乃止。昭斫枣树共士盟而别,昭虽有阴德於帝,口终不言,时人莫知。
《华阳国志》曰:昭王时,有一虎伤害千馀人,昭王乃募有能杀虎者赏。时巴夷廖仲作白竹之弩,乃射杀虎。昭王刻石盟,要曰:"秦犯夷输黄龙一双,夷犯秦输清酒一锺。"夷人安之。
《晏子春秋》曰:崔杼杀庄公,盟於国者,戟钩其颈,剑承其心。晏子不与盟,而出,上车。其仆将驰,晏子抚其手曰:"鹿生於山,命悬於厨,命有所悬矣。"成节而去。
《黄庭经》曰:黄庭为不死之道,受者斋九日,或七日,或三日,然后授之者为师。受者奉焉,结盟立誓,期以勿泄。古者,盟用玄云之锦九十尺,今简凤文之罗四十尺。
《竹林七贤论》曰:刘伶常病酒,渴求酒於其妻,妻捐酒毁器泣而谏曰:"君酒过,非摄生之道也,必宜断之。"伶曰:"善!吾不能自禁,惟酒当礼於鬼神,自誓以断之耳,便可具酒肉。"妻敬闻命,供酒肉於前,请伶祝誓。伶跪而祝曰:"天生刘伶,以酒为名;一饮一斛,五斗解酲;妇人之言,慎不可听。"仍引酒御肉,隗然而已复醉矣。
《孙卿子》曰:盟诅不及五帝,誓诰不及三王,交质不及五伯。(《谷梁》二傅:交质不及二伯。)
《淮南子》曰:胡人弹骨,(胡人之盟约,置酒人头骨中,饮以相咀也。)越人锲臂,中国唼盟,所由名异,其於信一也。
○质
《左传》曰:郑武公、庄公为平王卿士。(贾逵曰:卿,士也。有事者六卿也。)王贰于虢,郑伯怨王,王曰:"无之。"故周、郑交质,王子狐为质於郑,郑公子忽为质於周。(王子狐,周平王之子。郑子忽,郑庄公太子忽也。)王崩,周人将畀虢公政。夏,郑祭仲帅师取温之麦。(温,周地也,苏氏邑也。)秋又取成周之禾。周、郑交恶。君子曰:"信不由中,质无益也。"
又曰:楚子围郑。旬有七日,郑人卜行成,不吉。卜临于大宫,且巷出车,吉。(贾逵曰:临哭也,巷出车陈於巷街,示虽困不降,必欲战也。)国人大临,守陴者皆哭。(陴,城堞也。)楚子退师,郑人修城,进复围之,三月克之。入自皇门,至於达路。(皇门,郑城门也。)郑伯肉袒牵羊以逆,曰:"孤不天,(不为天所佑也。)不能事君,使君怀怒以及弊邑,孤之罪也。敢不惟命是听。其俘诸江南以实海滨,亦惟命。其翦以赐诸侯,使臣妾之,亦惟命。若不泯其社稷,使改事君,君之惠也,孤之愿也,非所敢望也。敢布腹心。"左右曰:"不可,得国无赦。"王曰:"其君能下人,必能信用其人矣,庸可冀乎?"退三十里而许之平。潘尫入盟,子良出质。(潘尫,楚大夫师叔守也。子良,郑公子也。)
《穀梁》曰:晋大夫败齐师于鞍。郄克曰:"与我纪侯之甗,(甗,齐襄灭纪所得邑。)且以萧同叔子为质。"
《史记》曰:越王勾践欲使范蠡治国政,蠡对曰:"兵甲之事,种不如蠡;镇抚国家,亲百姓,蠡不如种。"於是举政属种,而使蠡与大夫柘稽行成,为质於吴也。
又曰:蔡昭侯十年,朝楚昭王,持善裘二,献其一於昭王而自衣其一。楚相子常欲之,弗与。子常谗蔡侯,留之於楚三年。蔡侯知之,献其裘,子常受之,乃言归蔡侯。蔡侯归而之晋,请与晋伐楚。夏,晋灭沈,楚怒,攻蔡。昭侯使其子为质於吴,谋共伐楚。后与吴王阖闾,遂破楚入郢。
又曰:张仪说楚王曰:"大王诚能听臣,臣请使秦太子入质於楚,秦女为大王箕帚之妾,效万里之都以为汤沐之邑。"
《战国策》曰:濮阳人吕不韦贾於邯郸,见秦质子异人,谓其父曰:"耕田之利几倍?"曰:"十倍。""珠玉之赢几倍?"曰:"百倍。""立主定国赢几倍?"曰:"无数。"曰:"今力田疾作,不得暖衣馀食。今建国立君,泽可以遗后。愿往事之。"太子异人质于赵,处於聊城,故往说之。
又曰:楚襄王太子之时为质。王崩,太子辞归,齐王曰:"与我东地五百里,则子得归。"太子入,致命曰:"敬献地五百里。"齐王归楚太子。太子归,即位为王。齐使车五十乘来取东地於楚,王朝群臣曰:"寡人之得来及主坟墓、复群臣、归社稷,以东地五百里许齐。齐今求地,为之奈何?"上柱国子良曰:"王不可不与也。王身出玉声,许强万乘之齐,而弗与,则不复信,不可以约结诸侯。"
又曰:楚王死,太子在齐质,苏秦谓薛公曰:"君不如留楚太子以市其下东国。"薛公曰:君不如不我留太子,郢中立王。"苏秦曰:"不然!郢中立王,君因谓其新王曰:与我下东国,吾为王杀太子;不然,则吾将与三国共立之。然则下东国必可得矣。"
又曰:赵太后新用事,秦急攻之。赵氏求救於齐,齐曰:"必以长安君为质,兵乃出。"太后不肯,大臣强谏。太后谓左右言:"有复令长安君为质,老妇必唾其面!"左师触龙言曰:"今媪尊长安君之位,而封之以膏腴之地,与之重器,不令有功於国。若山陵崩,长安君何以自托於赵?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。"太后曰:"诺!"於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於齐,齐兵乃出也。
《东观汉记》曰:隗嚣负陇城之固,纳王玄之说,虽遣子春卿入质,犹持两端。世祖於是稍黜其礼,正君臣之义。
《晋中兴书》曰:诸葛诞叛,遣子靓入质於吴。吴亡,入洛,自以父诞为太祖所斩,誓不见太祖。叔母琅琊武王妃,靓之姊也。帝后因靓在姊间,往就见焉。靓逃于厕,帝又逼之,靓流涕曰:"臣不能漆身吞炭,复睹圣颜!"
《燕丹子》曰:太子丹质于秦,秦王遇之无礼。不得意,欲归,秦王不听,谬言曰:"令乌白头、马生角,乃可。"丹仰天而叹,乌即白头,马为生角。秦王不得已,而造机发之桥,欲陷丹。丹过之,桥为不发也。
《太平御览》 宋·李昉
卷四百八十一 ◎人事部一百二十二
○仇雠上
《周礼·地官·调人》曰:调人,掌司万民之难而谐和之。(马融曰:难,谓相与为仇也。)凡和难:父之雠,避诸海外;兄弟之雠,避诸千里之外;从父兄弟之雠,不同国;君之雠视父,师长之雠视兄弟;交友之雠视从父兄弟。
《礼记》曰:子夏问於孔子曰:"居父母之雠,如之何?"夫子曰:"寝苫,枕干,不仕,弗与共天下也。遇诸市朝,不反兵而斗。"曰:"请问居昆弟之仇如之何?"曰:"仕,弗与共国。衔君命而使,虽遇之不斗。"曰:"请问居从父昆弟之仇,如之何?"曰:"不为魁。主人能,则执兵而陪其后。"
《左传》曰:祁奚请老,晋侯问嗣焉。称解狐,其雠也,将立之而卒。(事具"荐举"部。)
又曰:齐高发帅师伐莒。(莒不仕齐故也。)莒子奔纪鄣。(纪鄣,莒邑。)使孙书(孙书,陈无,宇子占也。)伐之。初,莒有妇人,莒子杀其夫,已为嫠妇。及老,托於纪鄣,纺焉以度而去之,(曰纺纑连所以度城而藏之。)以待外攻者。及师至,则投诸外。(投绳城外随之而出。)或献诸子占。子占使师夜缒而登。(缘绳登城也。)登者六十人,缒绝,师鼓噪。城上之人亦噪。莒共公惧,启西门而出。齐入纪。(《传》言:怨不在天。)
又曰:吴伐越,越子勾践御之,阵于槜李灵姑浮以戈击阖庐,伤将指,取其一履。(其大足指见斩遂失履,姑浮取之也。)还,卒於陉,去槜李七里。夫差使人立於庭,苟出入,必谓己曰:"夫差,而忘越王之杀汝父乎?"则对曰:"惟,不敢忘!"三年乃报越也。
又曰:五年春,晋围柏人,士吉射奔齐。初,范氏之臣王生恶张柳朔,言诸昭子,使为柏人。(令柳朔为柏人宰也。昭子,范吉射也。)昭子曰:"夫非而雠乎?"对曰:"私雠不及公,好不废过,恶不去善,义之经也。臣敢违之。"及范氏出,(柏人奔齐。)张柳朔谓其子:"尔从主,勉之。我将止死,王生授我矣。"(授我以死节也。)
《公羊传》曰:齐哀公享乎周,纪侯谮之。襄公将复雠乎纪。"远祖九世矣,九世犹可以复雠乎?""虽百代可也。""家亦可乎?"曰:"不可。""国何以可?""国君一体也,先君之耻犹今君之耻也。"
《战国策》曰:晋毕阳之孙豫让,始事范中行氏,不说,去而就知伯,知伯宠之。及三晋分知氏,赵襄子最怨知伯,而漆其头以为饮器。让遁逃山中,曰:"嗟乎!士为知己者死,女为悦己者容。吾其报知氏之雠矣!"乃变姓名,为刑人,入宫涂厕,欲以刺襄子。襄子如厕,心动,执问涂者。让刃其扞曰:"欲为知伯报雠!"左右欲杀之,襄子曰:"彼义士也!吾谨避之耳。知伯已死,无后,而其臣报雠,此天下之贤人也。"卒释之。让又漆身为癞,灭须去眉,自刑以变其容,为乞人而往乞。其妻不识,曰:"状貌不似吾夫,其音何类吾夫之甚也!"又吞炭为哑变其音。有谓之曰:"子之道甚难而无功。谓子有志,则然矣;谓子知,则否。以子之才而善事襄子,襄子必近子,子之得近而行所欲,此甚易而功必成。"让乃笑而应之曰:"是为先知报后知,为故君贼新君,大乱君臣之义者,无此矣!凡吾所谓此者,以明君臣之义,非从易也。且夫委质而事人,而求弑之,怀二心以事君也。吾所为难,亦将以愧天下后世人臣怀二心者。"顷之,襄子当出,让伏所当过桥下。襄子至桥而马惊。襄子曰:"此必豫让也!"使人问之,果让。於是襄子数让曰:"子不尝事范中行氏乎?知伯灭范中行氏,而子不为报雠,反委质事知伯。知伯已死,子独何为报之深也?"让曰:"臣事范中行氏,中行氏以众人遇我,我故众人报之;知伯以国士遇我,我故国士报之。"襄子乃喟然泣曰:"嗟乎豫子!豫子为知伯,名既成矣。寡人舍子,亦以足矣。子自为计。"使兵环之,让曰:"臣闻明主不掩人之义,忠臣以死为名。君前以宽舍臣,天下莫不称君之贤。今日之事,臣故伏诛,然愿请君之衣而击之,则死不恨。非所望也,敢布腹心!"於是,襄子义之,乃使使者持衣与让。让拔剑三跃,击之曰:"可以报知伯矣!"遂伏剑而死。死之日,赵国之士闻之皆为涕泣。
《史记》曰:秦昭王闻魏齐在平原君所,欲为范雎必报其仇,乃佯为好书遗平原君曰:"愿与君为布衣之交,十日饮也。"
又曰:项梁杀人,与项籍避仇吴中。吴中贤大夫皆出项梁下。
又曰:留侯张良者,其先韩人也。秦灭韩,良家僮三百人,弟死不葬,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,为韩报仇,以大父五代相韩故。乃变姓名,之东海,得力士,以铁椎椎秦始皇,中其副车。
又曰:河东李文,故尝与张汤有隙,已而为御史中丞。汤有所爱史鲁谒居,知文与汤弗平,使人上飞变告文奸事,事下汤,汤治,论杀文。
袁山松《后汉书》曰:苏谦,字仲让,为郡督邮。李暠为美阳令,贪暴。谦案,得其赃。谦迁金城太守,治有异迹,延熙九年至京师。暠时为司隶,收谦诬陷之,死狱中。谦子不韦,字公先,变名姓,以家财求剑客,邀暠不得。暠之大司农,乃於司农府旁买舍,夜为地突入暠室中,暠適出,不值,破其卧具。暠大怖,棘屋,上以板,栈地而卧,一宿数徙。不韦乃至魏郡掘暠父冢,斩级以祭父墓。(级,首。)
又曰:乐府左延年《秦女休行》曰:"始出上西门,遥望秦氏家。秦氏有好女,自名曰女休。女休年十五,为宗行报仇。左执白阳刀,右据宛景矛。雠家东南僵,女休西上山。上山四五里,关吏不得休。女休前置辞:生为燕王妇,今为诏狱囚。刀矛未及下,拢<阝童>击鼓赦书下。"
《东观汉记》曰:海曲有吕母者,子为县吏,犯小罪,宰论杀之。吕母怨宰,密聚客,规以报仇。母家素丰,资产数百万,乃益酿醇酒,买刀剑衣服。少年来沽者,皆贳与之,视其乏者,辄假衣裘,不问多少。少年欲相与偿之,吕母泣曰:"县宰枉杀吾子,欲为报怨耳,诸君宁肯哀之乎?"少年许诺,相聚得数十百人。因与吕母入海,自称将军,遂破海曲,执县宰杀之,以祭其冢也。
又曰:赵喜,字伯阳,南宛人也。少有节操。从兄为人所杀,无子。喜十五,常思欲报之,乃挟兵结客,后遂往复仇。而仇家皆疾病,无相拒者。喜以因疾病杀,非仁者心,且释之而去,顾谓仇曰:"尔曹若健,远相避也。"后病愈,悉自缚诣喜,不与相见,后竟杀之。
又曰:周党,字伯况,太原人。至长安游学。初,乡佐尝众中辱党父,党怀之。后读《春秋》,闻复雠之义,更辍讲而还,与乡佐克日交刃。党为其所伤,困顿。乡佐服义,舆归养之,数月方苏,既悟而去。整身修志,州里称其高也。
又曰:申屠蟠同郡缑氏女玉为父报雠,杀夫氏之党,吏执玉以告外黄令梁配,欲论杀玉。蟠时年十五,为诸生,进谏曰:"玉之节义足以感无耻之孙,激忍辱之子。不遭明时,当表旌庐墓,况在清听,而不加哀矜!"配善其言,乃为谳得减死论。乡人称美之。
又曰:酒泉庞涓母者,赵氏之女,字娥。父为同县人所杀,而娥兄弟三人,俱疾物故。雠乃喜而自贺,以为莫已报也。娥阴怀感愤,乃潜备刀兵,常推车以候雠家,十馀年不能得。后遇於都亭,刺杀之,因诣县自首,曰:"父雠已报,请就刑戮。"福富长尹喜义之,解印绶欲与俱亡。娥不肯去曰:"怨塞身死,妾之明分。结罪治狱,君之常理。何敢苟生,以枉公法!"后遇赦得免。州郡表其闾。太常张奂嘉叹,以束帛礼之。
又曰:彭宠故旧渤海赵宽妻子家属依托宠居,宽仇家赵伯有好奴,以赇宠。宠贪之,为尽杀宽家属。宠之悖德不仁贪狠如此!
又曰:郅惲友人董子张病,将终,惲候之。子张视惲,嘘欷不能言,惲曰:"吾知子不悲天命,痛雠不复也。"惲即起将客遮仇人,取其头以示子张,子张见而气绝。惲即诣县,以状自首。
《汉书》曰:原涉与新丰富人祈大伯友,大伯同母弟王游公素嫉涉,时为县门下掾,说尹公曰:"君以守令辱原涉如是,一旦真令至,君复单车归为府史,涉刺客如云,杀人皆不知主民,可为寒心。今为君计,莫若条奏其旧恶,君必得真令如此,涉亦不敢怨矣。"尹公如其计,王莽果以尹公为真令。涉由此怨王游公,遂杀游公父及子,断两头去。
谢承《后汉书》曰:桥玄迁齐国相。郡有孝子为父报雠,系临淄狱,玄愍其至孝,欲上谳减罪。县令路芝酷烈苛暴,因杀之,惧玄收录,佩印绶欲走。玄自以为深负孝子,捕得芝,束缚藉械以还,笞杀以谢孝子冤魂。
范晔《后汉书》曰:刘鲤,更始子也,得幸於刘辅。鲤怨刘盆子害其父,因辅结客,杀盆子兄故式侯恭,辅坐系诏狱,三日乃得释。
《魏志》曰:杨阿若,后名丰,字伯阳。少游侠,常以报仇解怨为事。至建安中,太守徐揖诛郡中强族黄氏。时黄昂得脱在外,乃募众得千馀以攻揖。揖城守丰时在外,以昂为不义,乃捐妻子入南羌中,合众得千馀骑。昂独走出羌,捕得之,丰遂杀之。
又曰:韩暨,字公至。同县豪右陈茂,谮暨父兄,几致大辟。暨阳不以为言,庸赁积资,阴结死士,遂追寻擒茂,以首祭父墓,由是显名。
又曰:典韦形貌魁梧,膂力过人,好节侠。襄邑刘氏与雎阳李礼为雠,韦为报之。礼故富春长,备怨甚谨。韦乘车载鸡酒,伪为候者,门开,怀匕首入杀礼,并杀其妻,徐出取车。
《吴志》曰:孙翊之妻徐氏甚美,贼妫览杀翊,悉取其嫔妾而复欲逼徐氏,恐违之见害。时月垂竟,乃使人谓览,乞至晦日设祭除服,览许之。徐氏遂潜使亲信者语翊旧所委任将孙高、傅婴二人俱白逼己之状,欲徵立计以求助焉。高、婴等闻之,涕泣言旧蒙翊恩,许之,乃密结翊平时所侍养二十馀人,以徐氏之言语之,仍皆盟誓合谋。至晦日,徐氏遂设祭除服,薰衣沐浴,内施帷帐以候览焉。大小怪其如此,无不凄怆。览密遣侦之,无复疑虑。徐氏乃命高、婴辈罗住户外,使人报览,言已除凶毕,览遂盛饰而入,徐氏出拜户外。览才下拜,徐氏即呼:"二君可起!"高、婴等齐出,即时杀览。徐氏却服縗绖,使持览首以祭墓。举军震骇,以为神。
韦昭《吴书》曰:聊纬怨甘宁杀其父操。宁常避统,不与相见。孙权亦命统不得雠之。尝於吕蒙舍会,酒酣,统乃以刀舞。宁起曰:"宁能双戟舞。"蒙曰:"宁虽能,未若蒙之力也。"因操刀持楯,以身分之。
王隐《晋书》曰:赵诱为杜曾所害,诱子胤斩曾,食其肝肺。
又曰:桓温父被害之时,温年十五,枕戈泣血,密欲报仇。经年方知,乃提刀直进,手刃仇人,由是名重当时。
又曰:龚壮,字子伟。值惠怀末,天下大乱,李特为寇,壮父、叔并为特所害。壮欲报仇,会李寿镇汉中,寿时与李期有嫌,壮因说寿讨期。寿然之,遂帅众还讨。期,特孙也,故壮假以复仇。寿既捷,因欲官,壮誓不仕。
又曰:沈充败于吴兴。吴兴人吴儒,充之将也。充亡,失道,误入儒家,诱内充重壁,因笑谓充曰:"三千户侯也。"充曰:"封侯不足贪也。尔大义全我,我宗族必厚报;若必杀我,汝族灭矣。"儒遂杀之。充子劲,字世坚,即潜报仇,族灭吴氏。
沈约《宋书》曰:沈林子以仇雠未复,从高祖克京城,进平都邑。时年十八,身长七尺五寸。仇沈预虑林子为害,常被甲持戈。至是林子与兄田子还东报雠。五月夏节直入,斩预首,男女无长幼悉屠之,以预首祭父、祖墓。
孙严《宋书》曰:宋越为蛮所杀,其雠尝出郡,越白日於市口刺杀之。太守夏侯穆嘉之,擢为队主。
《后魏书》曰:淳于诞,字灵远。年十二,随父向扬州。父於路为盗所害。诞虽童稚,而哀感奋发,倾资结客,旬朔之内,遂得复雠,由是州里叹异之。
又曰:孙益德,其母为人所害。益德童幼为母复仇。还家,哭於殡以待县官。高祖、文明太后以其幼而孝决,又不逃罪,特免之。
《梁书》曰:张景仁,广平人也。父天监初,为同县韦法所杀。景仁时年八岁,及长,志在复雠。普通七年,遇法分田渚,乃斩其首,以祭父墓。事竟,诣郡,自缚乞依刑法。太守蔡天起上言,乃下教褒美之,原其罪。下属长蠲其一户租调,以旌孝行。
《唐书》曰:绛州孝女卫氏,字无忌,夏县人也。初,其父为乡人卫长则所杀。无忌时年六岁,母又嫁,更无弟兄。及长,常思复仇。无忌从伯尝设宴为乐,长则时亦预坐,无忌以搏击杀之。既而诣吏,称:"父雠既报,请就刑戮。"巡察大使黄门侍郎褚遂良以闻,太宗嘉其孝烈,特令免罪,给傅乘徙於雍州,并给田宅,仍令州县以礼嫁之。
《太平御览》 宋·李昉
卷四百八十二 ◎人事部一百二十三
○仇雠下
《太公六韬》云:武王伐殷,乘舟济河,兵车出坏船於河中。太公曰:"太子为父报仇,今死无生,所过津梁皆悉烧之。
《列子》曰:魏黑卯以昵嫌杀丘邴章,其子来丹谋复雠。丹气甚猛,形甚露,计粒而食之,顺风而趋。虽怒,不能称兵。耻假力於人,誓手剑以屠黑卯。黑卯悍志绝众,力抗百夫。筋骨皮肉非人类也。延颈承刃,披胸受矢,铓锷摧屈,而体无痕。负财力,视来丹犹雏鷇也。来丹之友申抱曰:"子怨黑卯至矣。黑卯之易子过矣,将奚谋焉?"丹垂涕曰:"愿为我谋。"申抱曰:"吾闻卫孔周其祖得殷帝之宝剑,童子服之,却三军之众,奚不请焉?"(以下具"剑"部。)
《淮南子》曰:鲁人有为其父报雠於齐者,刳其腹而见其心,坐而拭冠,起而更衣,徐出门,上车而步,颜色不变。其御欲驱,抚而止之曰:"为父报雠以出死,非为生也。今事已成矣,有何去之?"追者曰:"此有节行之士,不可杀也。"解围而去之。
《琴操》曰:樗里牧恭为父报怨,而亡林岳之下。有马夜降,围其室而鸣。於是觉而闻走马声,以为吏追之,乃奔而亡。明视,天马迹也。乃曰:"吾以义杀人,而天马来降,以惊动吾处不安以告吾耶?"乃感惧入沂泽之中,作《走马引》。后果雠家候之不得也。
又曰:聂政父为韩王治剑,过期不成,王杀之。时政未生,及壮,问母知之。乃入山,遇仙人,学鼓琴,漆身吞炭。七年琴成,入韩,逢妻从买栉,对而笑,妻泣曰:"君似政齿。"政曰:"天下人齿尽相似耳。"乃入山援石击落其齿。以刀内琴中,刺韩王。
《国语》曰:吴败越於会稽,勾践说国人曰:"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,与大国报仇,以暴露百姓之骨於中原,此则寡人之罪也。亲为夫差前马而归,乃致其众而誓之:"寡人闻古之贤君,不患其众之不足也,而患其志行之少耻。今夫差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人,(水犀如牛,其甲有朱,凿以为甲士。)不患其志行之少耻而患其众之不足也。"
《韩诗外传》曰:魏文侯问解狐曰:"寡人将定西河之守,谁可用?"对曰:"荆伯柳贤人,殆可。"文侯曰:"是非子之雠也?"对曰:"君问可,非问雠也。"於是将以伯柳为西河守,伯柳见解狐而谢之。解狐曰:"言子者,公也;怨子者,私也。"
虞薄《江表传》曰:孙策杀许贡,贡客为贡报雠,射策中颊。
陆胤《广州先贤传》曰:尹牙,字猛德。太守南阳宠下车,牙以德进幹任喉舌。宠虽当国厚禄,而怀愧戚,见於颜色。牙常用怪焉,曰:"伏见明府四节悲叹,有惨瘁之思,何也?"宠谓牙曰:"父为豪周张所害,重仇未报,并与戴天,非孝子;虽官尊禄重,而麈耻未判,是以长愧而无止也。"闻好马牙与校圉交通,遂充驺马之职。乃先醉张近侍,以夜解纵诸马,令之乱骇,知张必将惊起,伏侧阶下。张果出,问其故,牙因手刃张首而还。
《孝子传》曰:魏汤少失其母,独与父居色养,蒸蒸尽於孝道。父有所服刀戟,市南少年欲得之,汤曰:"此老父所爱,不敢相许。"於是少年殴挝汤父,汤叩头拜谢之不止。行路书生牵止之,仅而得免。后父寿终,汤乃杀少年,断其头以谢父墓焉。
师觉授《孝子传》曰:仲子崔者,仲由之子也。初,子路仕卫,赴蒯聩之乱。卫人狐黡,时守门,杀子路。子崔既长,告孔子,欲报父雠。夫子曰:"行矣。"子崔即行。黡知之,於城西决战。其日,黡持蒲弓木戟与子崔战而死。
皇甫谧《列女后传》曰:卫义姬者,其夫有先人之雠。雠家来报,婿避之。仇家得义姬,问婿所在,乃积薪燎之,遂不言而烧死。
又曰:郃阳友娣者,郃阳邑任延寿之妻也,字季儿,有三子。季儿兄弟季宗与延寿争葬父之事,延寿与其友阴杀季宗,儿曰:"杀夫不义,事兄之雠亦不义,何面目以生而戴天履地乎?"遂以绳自缢死。冯翊王让闻之,大其义,令县复其三子而表其墓也。
又曰:京师节女者,长安大昌里人之妻也。其夫有仇,仇家欲报夫而无道,闻其妻孝义,乃劫其妻父,使要其女为中间。父呼其女而告之计。念不听则杀父不孝,听之则杀夫不义,不孝不义,虽生不可以行於代。欲以身当之,且曰:"诺。夜在楼上新沐头东首卧则是矣。妾请开户。"而夜半仇家果至,断头持去,明视之,乃其妻之头也。仇家痛以其为义,遂释不杀其父。
《越绝书》曰:伍子胥入吴,居三年,阖闾将为之报雠。子胥曰:"不可。臣闻诸侯不为匹夫兴师。"於是止。其后荆将伐蔡,子胥言之阖闾,即使子胥救蔡而伐荆,十五战,十五胜。荆平王已死,子胥棰笞平王之墓而数之曰:"昔者吾先人无罪而子杀之,今以此报子也。"
赵晔《吴越春秋》曰:越王念吴欲复怨,非一旦也。冬寒则抱冰,夏热则握火,愁心苦思,悬胆於户,出入尝之,不绝於口。乃中夜抱柱而哭,哭讫,复承之以啸。於是群臣闻之,咸曰:"夫复雠谋敌,非君王之忧,自臣下之急务也。"二十一年兴师灭吴。
檀道鸾《续晋阳春秋》曰:王谈年十许岁,父为邻人窦度所杀。谈阴有复雠之志,年十八,密买市利插刃,阳若以耕耘者。度常乘船出入经一桥下,谈伺度行还於桥上,以插斩之,应手而死。既而归罪有司,太守孔岩义其孝勇,列上宥之。
《搜神记》曰:丁兰,河内野王人。年十五丧母,乃刻木作母事之,供养如生。邻人有所借木母,颜和则与,不和不与。后邻人忿兰,盗斫木母,应刀血出。兰乃殡殓报雠。汉宣帝嘉之,拜中大夫。
《幽明录》曰:项县民姚牛年十馀,为乡人所杀。牛常卖衣物市刀戟,图欲报雠,后在县署前手刃之於众中。吏捕得,官长深矜孝节,为推迁其事,会赦得免。后令出猎,逐鹿入草,草有古深阱数处,马将趋之,忽见一公举杖击马,马惊避,不得及鹿。令怒,引弓将射之,曰:"此中有阱,恐君堕耳。"令曰:"汝为何人?"公为跪曰:"民姚牛父也。感君活牛,故来谢恩。"因灭不见。令身感其事,在官数年,多惠於民。
《会稽典录》曰:魏朗,字少英,上虞人。少为县吏,兄为乡人所杀,朗白日操刀报雠於县中。遂亡命到陈国,从博士郄仲信学《春秋图纬》,又诣太学受五经,京师长者李膺之徒争从之。
《解系传》曰:张华、裴頠之被诛也,赵王伦、孙秀以宿雠收系兄弟,将杀之。梁王彤救之,伦等怒曰:"我见水中蟹,尚欲杀之,况此人兄弟轻我也!"遂并戮其妻子。
崔鸿《前燕录》曰:吐谷浑子吐延年少有大志,身长七尺八寸,雄姿魁桀羌虏惮之,号曰项羽。性周傥不群,慷慨谓群下曰:"大丈夫生不在中国,当高皇光武之代,与韩、彭、吴、邓并驱中原,定天下决雌雄,使名垂竹帛。而潜窜穷山,隔闭殊俗,不闻圣教於上宗,不得策名於天府,生与麋鹿同群,死作毡裘之鬼。虽偷观日月,独不愧於心乎!"负其智勇,猜忍,不恤下,为帛城羌酋姜聪所刺杀。长子业,年十岁,常缚草人号曰"姜聪",哭而射之,大号而泣,不中;瞋目大呼,要中乃止。其母谓之曰:"姜聪诸将已屠脍之矣,汝何如此!"业泣曰:"诚智射草人无益於先公,所以申罔极之心耳。"
《陈留志》曰:韩卓父尝为吏所辱,卓执兵伏道,欲候杀之,而长子暴病将死,卓乃叹曰:"道家有言:报雠不欲过。今长子病,岂为是乎?"於是乃投刃援杖,复耻而止。
常璩《华阳国志》曰:陈网,字仲卿,少与同群张宗受学南阳,以母丧归。宗为安众至玄所杀,网终丧,往复之,自拘有司。会赦免。
应劭《风俗通》曰:汝南陈公思为五官掾,五子祐为兵曹行,会食下亭。子祐曾以县官事,考杀公思叔父斌。斌无子,公思欲为报仇,不能得,卒见子祐。不胜愤怒,便格杀之,还府归死。时太守太傅胡广以为公思追念叔父,仁勇愤发,手刃仇敌,自归司败,便原遣之。
梁祚《魏国统》曰:崔周平者,汉太尉烈之孙也。兄曰玄平,为议郎,以忠直称。董卓之乱,烈为卓所害,玄平常思有报复之心,会病卒。
魏文帝《杂诏》曰:丧乱以来,兵革从横,天下之人多相杀害。昔贾复、寇恂私相怨憾,至怀手剑之忿。光武召而和之,卒共同舆而载。
崔鸿《后燕录》曰:秦灭燕,慕容桓阻兵辽东,为秦所杀。子凤泣血不言,年十一,告其母曰:"昔张良养士以击秦王,复君之仇也。先王之事,岂可一日忘之!"
虞预《会稽典录》曰:朱朗,字恭明。父为道士,淫祠不法,游在诸县,为乌伤长陈頵所杀。朗阴图报怨而未有便,会頵以病亡,朗乃刺杀頵子。事发,亡命奔魏,魏闻其孝勇,擢以为将。
又曰:董黯,字孝治。家贫,采薪供养,母甚肥悦。邻人家富,有子不孝,母甚瘦,不孝子疾黯母肥,尝苦之。黯不报,及母终,负土成坟,竟杀不孝子,置冢前以祭。诣狱自系,会赦免。
《广德神异录》曰:贾氏女,不知何许人,年十五,父为宗人所害。其弟强仁年幼,贾氏抚育之,及强仁长,乃共杀雠者,自列其罪,高祖嘉之。
又曰:王君操父,大业中为乡人李君则殴死。贞观初,君则以运代迁革,不惧宪网。又以君操孤微,谓无复雠之志,遂仕州府。操密袖白刃刺杀之,刳其心肝,咀食立尽,诣州自陈。刺史以其擅杀问之,曰:"杀人当死,律有明文,何方自理,以求生路?"君操对曰:"亡父被杀二十馀载,闻诸典礼:父雠不可同天。早愿图之,久而未遂,常惧灭亡,不展冤情。今大耻既雪,甘从刑宪。"太宗特原之。
又曰:张琇,蒲州解县人。父审素,为巂州郡督。在边累载,有纠其军中赃罪,敕监察御史杨汪,驰傅就军按之。汪在路,为审素党与所劫,对汪杀告事者,胁汪令审素无罪。俄而州人翻杀审素之党,汪始得还。至益州,奏称审素谋反,因深按审素,构成其罪,斩之,籍没其家。琇与兄瑝以年幼坐,徙岭外,寻各逃归,累年隐匿。汪后累迁殿中侍御史,改名万顷。是年,瑝、琇候万顷於东都城,挺刀杀之。瑝虽年长,其发意及手刃皆琇为之。既杀万顷,系表於斧刃,自言报雠之状。便逃奔就江外,杀万顷同谋构父罪者。行至汜水,为捕者所获。时都城士女皆矜琇等幼稚义烈,能复父雠,多言其合矜恕者。中书令张九龄又欲活之,裴耀卿、李林甫固言国犯不可纵雠。上以为然,因谓九龄等曰:"复雠虽礼法所许,杀人亦格律具存;孝子之情,义不顾命,国家设法焉得容斯杀之成复雠之志!赦之,亏格律之条。然道路喧议,故须告示。"乃下敕曰:"张琇等兄弟同杀推问,拟承律有正条,须合至死。近闻士庶颇有喧词,矜其为父报雠,或言本罪冤滥。但国家设法,事存经久,盖以济人。期於止杀,各申为子之志,谁非徇孝之。夫展转相雠,杀伤何限。咎陶作士,法在必行;曾参杀人,亦不可恕。不能加以刑戮,肆诸市朝,宜付河南府决杀。"瑝、琇既死,士庶咸伤悯之,为作哀诛榜於衢路中。市人敛钱,於死所造义井,并葬瑝、琇於北邙。又恐万倾家人发之,并作疑冢数所。其为时人所伤如此。
《唐新语》曰:杜并父审言,善五言,尤攻书翰,恃才蹇傲,深为时辈所嫉,自洛阳丞贬吉州司户。又与群僚不叶,司马周季重与司户郭若讷共构之,审言系狱,将因事杀之。并年十三,伺季重等酣宴,密刃刺季仲而死,并亦见害。季重临死叹曰:"吾不料审言有此孝子邪!若讷误我至此。"审言由是免官,归东都,自为祭文以祭并。士友咸并孝烈,苏颋为墓志,刘充济为祭文。则天召见审言,甚嘉叹之。
又曰:衢州人余长安,父与叔共二人为同郡衣金所杀。长安八岁,自誓十七乃复仇。大理断死。刺史玄锡奏言:"臣见余氏一家横遭死者,实二平人,蒙显戮者乃一孝子。"引《公羊传》"父不受诛子复雠"之义,请下百僚集议。时裴垍当国,李鄘为有司,事竟不行。老儒薛伯皋与锡书曰:"大司寇是俗吏,执人柄老小生,余氏子宜其死矣。"
《太平御览》 宋·李昉
卷四百八十三 ◎人事部一百二十四
○怒
《说文》曰:怒,恚也。
《易》曰:君子惩忿窒欲。
《尚书》曰:今商王受,弗敬上天,降灾下民,皇天震怒,命我文考,肃将天威。
《毛诗》曰:君子如怒,乱庶遄沮。
又曰:王赫斯怒,爰整其旅。
又曰:薄言往诉,逢彼之怒。
又曰:如震如怒,阚如虓虎。
《礼记》曰:父母怒,不悦,而挞之流血,不敢疾怨,起敬起孝。
《左传》曰:公孙阏与颍考叔争车,颍考叔挟辀以走,(辀,车辕也。)子都拔棘以逐之。(子都,公孙阏也。)及大逵弗及,子都怒。
又曰:齐侯游于姑焚,遂田于贝丘。(枯棼、贝丘,皆齐地也。)见大豕,从者曰:"公子彭生也。"怒曰:"彭生敢见!"射之,豕人立而啼。公惧,坠于车,伤足丧屦。
又曰:齐侯蔡姬乘舟于囿,荡公。公惧,变色。禁之,不可。公怒,归之,未绝之也。蔡人嫁之。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,蔡溃。
又曰:先轸朝,问秦囚。公曰:"夫人请之,吾舍之矣。"先轸怒曰:"武夫力而拘诸原,妇人暂而免诸国。堕军实而长寇雠,亡无日矣。"不顾而唾。公使阳处父追之,及诸河,则在舟中矣。
又曰:楚子使申舟聘于齐,曰:"无假道于宋。"及宋,华玄曰:"过我而不假道,鄙我也。鄙我,亡也。杀其使者必伐我,伐我必亡。亡一也。"乃杀之。楚子闻之,投袂而起,屦及於窒皇,剑及於寝门之外,车及於蒲胥之市。秋九月,楚子围宋。
又曰:众怒不可犯。
又曰:卫献公戒孙文子、宁惠子食,皆服而朝。日旰不召,而射鸿於囿。二子从之,不释皮冠而与之言。二子怒而逐献公。
又曰:邾庄公与夷射姑饮酒,私出。阍乞肉焉,夺之杖以敲之。公在门台,临廷。阍以瓶水沃庭。邾子望见之,怒。阍曰:"夷射姑旋焉。"(旅,小便也。)命执之。弗得,滋怒,自投於床。
《论语》曰:哀公问:"弟子孰为好学?"孔子对曰:"有颜回者好学,不迁怒,不贰过,不幸短命死矣,今也则亡。"
《国语》曰:晋郄献子如齐聘,齐顷公使妇人观而笑之。献子怒,归,请伐齐。范武子退自朝,曰:"郄子之怒甚矣,不逞於齐,必发诸晋国。不得政,何以逞怒?余将致政焉,以成其怒也。"
《史记》曰:孟尝君客於赵平原君。赵人闻孟尝贤,出观,皆笑曰:"始以薛公为魁梧也,今视之,乃眇小丈夫耳。"孟尝闻之,怒。客与俱者下,斫击数百人,遂灭一县以去。
又曰:韩信使人言汉王曰:"齐反覆之国,南边吴、楚,不为假王镇之,其势不定。"汉王大怒,骂曰:"吾困於此,旦暮望若佐我,"张良、陈平蹑汉王足,因附耳语曰:"汉方不利,宁能禁信乎?不如因而立之。"汉王复骂曰:"大丈夫定诸侯,即为真王,何以假为?"
又曰:赵使蔺相如赍璧西入秦。秦王坐章台见相如,相如奉璧。秦王大喜,傅璧以示美人及左右,左右皆呼万岁。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,乃前曰:"璧有瑕,请指示王。"王授璧,相如因持璧却立,倚柱,怒发冲冠谓秦王曰:"赵王斋戒五日,使臣奉璧拜送於庭。何者?严大国之威以修好也。今臣至,大王见臣列观,礼节甚倨;得璧,傅之以示美人,以戏弄臣。臣观大王无偿城意,故臣复取璧。大王必急臣,臣头今与璧俱碎於柱矣!"持璧睨柱。秦王恐其破,乃辞谢,固请。
又曰:邹阳上书於梁王曰:"苏秦相燕,燕人恶之於王,王按剑而怒,食以駃騠。"(《汉书音义》曰:駃騠,马也,生七日而超其母。)
《汉书》曰:项羽令壮士出挑战。汉有善骑射曰楼烦,(应劭曰:楼烦,胡也。今有楼烦县。)楚挑战,三合,楼烦辄射杀之。羽大怒,自被甲持戟挑战。楼烦欲射羽,羽瞋目叱之。楼烦目不能视,手不能发,走还壁中,不敢复出。
又曰:沛公从百馀骑见项羽於鸿门。沛公起如厕,招樊哙出,独骑,哙与靳强,滕公、纪成(晋灼曰:纪通父。)步从间道赴军,使良留谢羽。羽问:"沛公安在?"良曰:"闻将军有意督过之,脱身去,至军矣,故使臣献壁。"羽受。又献玉斗於范增。范增怒,撞其斗,起曰:"吾属今为沛公虏矣!"
又曰:黥布反,上自征,望布军置阵如项籍军。上恶之,与布相见,谓布"何苦而反?"曰:"欲为帝耳。"上怒骂之,遂战,破布军。
又曰:文帝曰:"吾独不得廉颇、李牧为将,岂忧匈奴哉!"冯唐曰:"陛下虽得廉颇、李牧,不能用也。"上怒,起入禁中。
又曰:上猎上林中。车驾未行,先使韩嫣乘副车,从数百骑驰视兽。江都王望见,以为天子,辟从者,伏谒道旁。嫣驱而不见。既过,江都王怒,为皇太后泣,请得归国入宿卫,比韩嫣。太后比衔嫣。嫣侍,出入永巷不禁,以奸闻皇太后。太后怒,使使赐嫣死。上为谢,终不得,嫣遂死。
《东观汉记》曰:更始韩夫人尤嗜酒,每侍饮,见常侍奏事,辄怒曰:"帝方对我用,此时持事来耶!"起,手抵破书案。
又曰:庞萌为平狄将军,与盖延共击董宪。诏书独下延,而不及萌,萌以为延谮己,自疑,遂反。上闻之,大怒,乃自将兵讨萌,与诸将书曰:"吾常以庞萌为社稷臣,将军得无笑其言乎?"
又曰:邓晨,南阳人,与上起兵,新野吏乃烧晨先祖祠堂,污池室宅,焚其冢墓。宗族皆怒,曰:"家自富足,何故随妇家入汤镬中?"晨终无恨色。
又曰:有诏会议灵台所,上谓桓谭曰:"天下事吾欲谶决之,何如?"谭默然良久曰:"臣不读谶。"上问其故,谭复极言谶之非经。上大怒,曰:"桓谭非圣无法,将下斩之!"谭叩头流血,良久得解。出为六安郡丞。
又曰:戴凭为侍中,数进见,门得失。上谓凭曰:"侍中当臣辅国政,勿有隐情。"凭曰:"太尉西曹掾蒋遵,清亮忠孝,学通古今,陛下纳肤受之谮,遂禁锢,世以是为严。"上怒曰:"子欲复党乎?"凭出,自系廷尉,诏出引见,凭谢曰:"臣无謇谔之节,而有狂瞽之言。"上即敕尚书解遵禁锢。
又曰:韩歆,字翁君,南阳人。以从征伐有功,封扶阳侯。好直言,为司徒,尝因朝会帝读隗嚣、公孙述相与书,歆曰:"亡国之君皆有才,桀纣亦有才。"上大怒,以为激发,免归田里。上犹不释,复诏就责,歆及子婴皆自杀。
又曰:窦宪恃宫掖声势,遂以贱直夺沁园公主,园田公主不敢诉。后肃宗驾出过园,指以问宪,宪阴呜不得对。发觉,帝大怒,召宪切责曰:"今贵主尚见枉夺,何况小臣乎!"
又曰:杜根。和熹邓后临朝,根以安帝年长,宜亲政事,乃上书直谏。太后大怒,收根,囊盛扑杀之。执法者私语行事人,使不加力,既而载出城外,根诈死。三日,目中生蛆,因逃窜。及邓氏诛,根方归,徵拜侍御史。
《魏志》曰:太祖讨张鲁东还。时有将军许游拥部曲不附,太祖大怒,先欲讨之。群臣多谏:"可招怀游共讨强敌。"太祖横刀於膝,作色不听。缪袭欲谏,太祖逆谓之曰:"吾计已定,卿勿复言。"袭曰:"若殿下计是耶,臣方助殿下成之。若殿下计非耶,虽成宜败之。殿下逆令臣勿言,何待下之不阐闳乎?方今豺狼当路,而狐狸是先,人将谓殿下避强攻弱,进不为勇,退不为仁。臣闻千石之弩不为鼷鼠发机,万钧之钟不以莛橦起音。今区区之游,何足以劳神哉!"太祖曰:"善!"遂厚抚游,游即归服。
又曰:夏侯惇从征吕布,为流矢所中,伤左目。时夏侯渊与惇惧为将军,军中号惇为盲,夏侯惇恶之。每览照,恚怒,辄扑照着地。
又曰:诸葛亮既屡遣使,交书於司马宣王,又致巾帼妇人之饰以怒宣王。将出战,辛毗伏节勒军,军吏以下乃止。
《吴志》曰:吕蒙,字子明。少依姊夫邓当,当为孙策将,数讨山越。蒙年十五六,窃随当击贼,当顾见,呵不能禁。归告其母,恚怒,欲罚之,蒙曰:"贫贱难居,设有功,富贵可致。且不探虎穴,安得虎子?"母哀而舍之。
又曰:孙权为吴王欣宴之末,自起行酒。虞翻伏地佯醉,不持;权去,翻起坐。权大怒,手剑欲击之,侍坐者莫不惶遽,惟大农刘基起抱权谏曰:"大王以三爵后杀善士,翻虽有罪,天下孰知之?"权曰:"曹孟德杀孔文举,孤於虞翻何有哉!"
《蜀志》曰:姜维为邓艾所摧,还阴平。寻被后主敕命,乃投甲诣会於涪军,将士咸怒,拔刀斫石。
《晋书》曰:王导妻曹氏性妒,导惮之,乃密营别馆,以处众妾。曹氏知而将往焉。导恐妾被辱,遽令命驾,犹恐迟之,以所执麈尾柄驱牛而进。司徒蔡谟闻之,戏导曰:"朝廷欲加公九锡。"导弗之觉,但谦退而已。谟曰:"不闻馀物,惟有短辕犊车,长柄麈尾。"导大怒,谓人曰:"吾往与群贤共游洛邑日,何曾闻有蔡克儿!"
又曰:郗超实党桓氏,以父愔忠於王室,不令知之。将亡,出一箱书,付门生曰:"本欲焚之,恐公年尊,必以伤愍为弊。我亡后,可呈此箱。不尔,便烧之。"愔后果哀悼成疾,门生依言呈之,则悉与温往反密计。愔於是大怒曰:"小子死恨晚矣!"
又曰:周访为荆州,王敦以访名将,勋业隆重,有疑色。其从事中郎郭舒说敦曰:"荆州虽遇寇难荒弊,实为用武之国。若以假人,将有尾大之患。公宜自领以为梁州足矣。"敦从之,访大怒。敦手书譬释并遗玉环、玉碗以申厚意。访投碗於地曰:"吾岂贾竖可以宝悦乎!"
又曰:陶侃尝出游,见人持一把未熟稻,问:"用此何为?"人云:"行道所见,聊取之耳。"侃大怒曰:"汝既不佃,而戏贼人稻!"执而鞭之。
《齐书》曰:袁彖性刚,尝以微言忤世祖,又与王晏不协。世祖在便殿,用金柄刀子治瓜,晏在侧曰:"外间有金刀之言,恐不宜用此物。"世祖愕然,穷问所以。晏曰:"袁彖为臣说之。"上衔怒良久,彖到郡,坐逆用禄钱,免官。
崔鸿《后赵录》曰:冉闵为慕容恪所擒,慕容隽立问闵曰:"汝奴仆下才,何自妄称天子?"闵曰:"尔曹人面兽心,欲篡逆,我一时英雄,何为不作帝王耶!"俊怒鞭之三百。
《后魏书》曰:李彪之入京也,孤微寡援,而自立不群,以李冲好士,倾心宗附。冲亦重其器学,礼而纳焉,每言之于高祖,公私共相援益。及彪为中尉兼尚书,为高祖知待,便谓非复籍冲,而更相轻背,惟公坐敛衽而已。冲时震怒,数责彪前后愆悖,瞋目大呼,投折几案,詈辱肆口。冲素温柔,而一旦暴急,遂发病荒悸,言语乱错,犹扼腕叫詈,称李彪小人。然医药所不能疗,或谓肝藏伤裂。旬有馀日而卒。
《列子》曰:宋有兰子,能以伎干宋玄君。双杖属其脑,弄七剑而蹑之。玄君立赐金帛。又有兰子能燕戏,闻之,复以干玄君。玄君大怒曰:"昔有异伎,適值寡人有欣心,故赐金帛。彼必闻此,复望吾赐。"拘而戮之。
《庄子》曰:孔子往见盗跖,下车而前,谒者通之。盗跖闻之忿怒,目如明星,发上指冠。孔子趋而进,避席反走,再拜。盗跖大怒,而展其足,按剑瞋目,其声如吼虎。
《韩子》曰:孟孙猎得麑,使秦巴持之,其母随而呼,秦巴不忍,而与其母。孟孙適至,求麑不得,大怒,逐之。居三月,复召,使为子傅。
《燕丹子》曰:田光答太子曰:"窃观太子客皆无可用者,夏扶血勇之人怒而面赤,宋意脉勇之人怒而色青,武阳骨勇之人怒而色白,荆轲神勇之人怒而色不变。"
《吴越春秋》曰:吴王伐齐,请公孙圣告之,圣谏:"愿大王勿伐齐。"王大怒曰:"吾天之所生,神之所助!"使力士石番击以铁槌,身绝为五。
《吴越春秋》曰:子胥谏吴王,王怒,赐以钃镂之剑,盛以鸱夷之器,投之于江。
《说苑》曰:秦王以五十里封鄢陵君,鄢陵君辞不受,使唐且谢秦王,秦王怒曰:"尝见天子之怒乎?一怒伏尸百万,流血千里。"唐且曰:"大王尝闻布衣韦带之士怒乎?伏尸二人,流血五步!"即按其匕首,起,视秦王曰:今将是矣。"王变色长跪曰:"先生就坐,寡人喻矣。"
《列士传》曰:秦召魏公子无忌,无忌不行,使朱亥奉璧一双。秦王大怒,将朱亥著虎圈中,亥瞋目视虎,眦皆裂血出,溅虎,虎不敢动。
○怨
《尚书》曰:商王受自绝于天,结怨于民,崇信奸回,放黜师保。
又曰:怨岂在明?不见是图。
《毛诗》曰:乱世之音怨而怒,其政乖。
又曰:《角弓》,父兄刺幽王也。不亲九族而好谗佞,骨肉相怨,故作是诗。
又曰:民之无良,相怨一方。
《左传》曰:宋华玄将与楚战,杀羊食士,其御羊斟不与。及战,曰:"畴昔之羊,子为政;今日之事,我为政。"入郑师,故败。君子谓:"羊斟非人也,以其私怨,败国殄民。"
又曰:晋侯赏从亡者,介之推不言禄,禄亦弗及。其母曰:"盍亦求之,以死谁怼?"对曰:"尤而效之,罪又甚焉,且出怨言,不食其食。"
又曰:季、郈之鸡斗。(季平子、郈昭伯。)季氏介其鸡,郈氏为之金距。平子怒,益室於郈,且让之。故郈昭伯怨平子。
又曰:晋郄至献楚捷于周,与单襄公语,骤称其伐。单子语诸大夫曰:"温季其亡乎!位於七人之下,而求掩其上,怨之所聚,乱之本也。多怨而阶乱,何以在位?"
又曰:吴公子札来聘,请观於周乐。为歌《周南》、《召南》,曰:"美哉!始基之矣,犹未也。然勤而不怨矣。"为之歌《小雅》,曰:"美哉!思而不贰,怨而不害,其周德之衰乎?"
又曰:子产曰:"我闻忠恕以积怨,不闻作威以防怨。"
又曰:君子之言,信而有徵,故怨远於其身;小人之言,僣而无徵,故怨咎及之。
《论语》曰:放於利而行多怨。
又曰:贫而无怨难,富而无骄易。
《国语》曰:夫事君者,险而不怼,怨而不怒。
《战国策》曰:赵襄子怨知伯,漆其头为饮器。
《汉书》曰:汲黯列九卿,而公孙弘、张汤为小吏。及弘、汤稍与黯同位,而尊用过之,黯心褊,不能无怨,望见上言曰:"陛下用群臣如积薪耳,后来者居上。"
《东观汉记》曰:长水校尉耿恭坐将兵不忧军事,肆心纵欲,飞鹰走狗,游戏道上,虏至不敢出。得诏书怨怼,徵下狱。
《续汉书·祭祠志》曰:建武二十年二月,群臣上言:"即位三十年宜封禅太山。"诏书曰:"即位三十年,百姓怨气满腹,吾谁欺,欺天乎?"
《晋书》曰:赵王伦谄事贾后,裴頠甚恶之。伦数求官,頠与张华复固执不许,由是深为伦所怨。
王韶之《晋纪》曰:桓玄问众曰:"朕其败乎?"曹靖之对曰:"神怒民怨,臣实忧惧。"玄曰:"民怨有之,神何为怒?"对曰:"移晋宗庙,所以怒也。"
《管子》曰:凡祸乱之所生,各在于非理,故曰闲祸在除怨。
《晏子春秋》曰:景公籍重而狱多,拘者满圄,怨者满朝。
《文子》曰:人有三怨:爵高者人妒之,官大者王恶之,禄厚者怨处之。夫爵益高者意益下,官益大者心益小,禄益厚者意益薄。
《淮南子》曰:和氏之璧,夏氏之璜,揖让而进之则忻;暮夜以投人则为怨。时与不时也。
《楚辞》曰:怨灵修之浩兮,终察夫民心。众女余之娥眉兮,谮讠彖谓余善淫。(谮,毁也。诼,谮也。)
《琴操》曰:王昭君者,齐国襄王之女也。昭君年十七时,颜色皎洁,闻於国中。襄王见昭君端正闲丽,进於孝玄帝。既不幸纳,备后宫积五六年,王昭君心有怨旷,不饰其形容。玄帝每历后宫,疏略不过其处。后单于遣使者朝贺,玄帝陈设倡乐,仍令后宫妆出。昭君怨恚久,不得侍列,乃更修饰盛服,形容光辉。帝令后宫欲至单于者起,於是昭君喟然越席而前曰:"妾幸得备在后宫,粗丑卑陋,不合陛下之心,诚愿往。"玄帝见昭君,便惊悔不得复止,遂以与之。王昭君虽去汉至单于,心思不乐,乃作怨旷思惟歌曰:"秋木萋萋,其叶萎黄。我独伊何,改往变常。翩翩之燕,远集西羌。高山峨峨,河水泱泱。父母妻子,道里悠长。呜呼哀哉,忧心恻伤!"
《太平御览》 宋·李昉